100826



inception



*Spoiler*內有劇情*



  Christopher Nolan的《Inception》才上映,就聽聞許多友人們大力推薦。我終於還是前往電影院,打算親自一探究竟。

  那晚備妥爆米花和可樂,抱著要好好欣賞的情緒走進放映廳。位置有點偏,沒辦法吧,慕名前來的人一定很多。現在的電影院座位都有特別設置角度,所以倒是無所謂。只是座位後抬著腳的阿san……還好我一坐下,她就把腳丫子收回了。



  人與人相處,最神奇的莫過於靈犀相通的時候,而靈犀相通之所以神奇,這是因為人的心靈是最隱密的,最難以看透的,更別說要進入一個人的心靈了。但是人心,卻同時是最強大也是最脆弱的。

  《Inception》中提到的idea implanting就如同實體化的brainwashing。



  該劇描述為了洗脫殺妻罪名回家看小孩的Cobb獲得有權勢的企業家齊藤給予的機會,但是要為齊藤完成他所要求的商業政治目標。Cobb為此召集一行人,執行商業目的的心靈犯罪──使喪父的第二代企業家Fischer相信自己的父親希望解散集團,由他自己親手重建,成為一個獨當一面的人。

  為達目的,Cobb一行人要進入Fischer的夢境,在他的潛意識中植入該想法。

  Cobb所召集的人馬各司其職。

  Cobb本身是the extractor,扮演啟動者。齊藤要參與夢境,所以成為the tourist,是夢境裡的旅人。Cobb在學校裡面找了極具創造力的Ariadne,擔任建造夢境環境的architect。另外找了 Eams做the forger,因為他可以在夢境中將自己改變為其他人的形象。Arthur是守門人,身為the point man守衛夢境內外的狀況。Yusuf扮演the chemist,製造能夠穩定夢境層面的藥物。在這些人物中,還有一名the shade,夢遊者,存在於Cobb的潛意識中,她是Cobb已逝的老婆Mal,在Cobb無法釋懷的情況下,緊跟在他的夢境之中,因此成為隱憂。

  劇情如此,但於我而言,身為建構者的Ariadne是理智,如影隨形帶來隱憂的Mal是情緒化的思緒。因此在劇情的進展過程中,不斷有Ariadne介入Cobb對Mal的記憶及夢境來釐清Cobb的問題及做一個避免Cobb沉入由Mal層疊而起的愧疚泥沙。



  Idea implanting與brainwashing並非新的議題,但是層疊夢境的表現手法,不但新穎並且奪人目光。

  Ray Bradbury的《Fahrenheit 451》也是在表現相近議題──censorship。等同於brainwashing的一種社會環境,將所有子民仔細洗腦,雖然在表現文明時代與舊時代的躍進,卻也指出了許多社會結構的架設關係。

  仔細去思考的話很可怕,我們腦袋裡面的許多想法都是由外界來植入的。雖然每個人都有不一樣的資訊植入,才構成一個特別的獨一無二的我。可是這樣的構思,表示思想的基本組織其實並不是屬於自己的,那麼,我還是我嗎?

  在「我」的存在結構上,建立起另一個疑問。那麼「我」的存在,是實質的存在嗎?

  Cobb與Mal的關係,以及「這個世界不是真實的」的想法植入,造成了Cobb潛意識中的隱憂。在Cobb對Ariadne提到關於Mal的描述中,是沒有時間概念的。就如同Cobb潛意識中的Mal的存在,也已經沒有了時間。

  他們在夢境中生活了好幾十年,當他們攜手躺在鐵軌上的時候,已經是白髮蒼蒼的老人了。可是在Ariadne的認知中,卻沒有白髮蒼蒼的Cobb和Mal的存在,因此,Ariadne的印象將他們的年齡給保留了。

  人的印象記憶,是可以扭曲的。

  Cobb的不刻意描述時間,扭曲了Ariadne的印象,這是否也可以是一種brainwash, censorship, inception?



  該劇未肯定表明的結尾引起不少討論。

  Mal的totem陀螺在桌上旋轉不停卻又搖搖欲墜,尚未確認Cobb究竟仍在夢境還是已經回到現實之中。意外地在演員列表之後響起了皮雅佛的音樂,或許區隔開已離場的觀眾,及尚留在場內的觀眾。前者仍在夢裡,後者,如大夢初醒。這是一場Nolan所造的夢境,而我們都只是參與的過客而已。

  夢境的過客而已。



  Nolan的《Inception》有非常完整、有層次的結構。緊湊的劇情以及劇情中許多設定,都成為了一種必要,層層疊疊,總概起來,沒有一點多餘的地方,彷彿缺一不可。

  此劇本身,就是一絕佳藝術品。
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evilts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