周美玲的《刺青》當初沒有很期待,因為朋友之間早已傳得沸沸揚揚,讓我反而覺得這樣去看怕會因為過度期待而破壞了片子本身。我以為,人,要是期待,總會失望。所以不期待,得到的什麼都會滿足。

  再者,因為粱洛施與楊丞琳兩人的關係。對她們印象一直都很好,只是覺得她們不是適合《刺青》這種感覺的角色。記得粱洛施與陳柏霖演的《蟲不知》,或是楊丞琳之前的《愛情白皮書》、《惡魔在身邊》等,都是偏向較為可愛的、青春校園的、偶像劇之類的片子。

  那時沒想到她們詮釋竹子與小綠這樣的角色,卻也能表達得適得其所。我想,兩人演戲功力在幾年來都有不少突破與成績。

  《刺青》這個故事是有關刺青師父竹子感情一路走來崎嶇,自以為因為自己那種社會上禁忌的感情,為身邊的人帶來厄運。竹子因為地震失去了父親,也失去弟弟阿青的清醒,從此把親情的悲劇責任加諸在自己身上。竹子遇上偶然來到刺青店的小綠,小綠認出竹子是小時候喜歡的鄰居姊姊,竹子卻好像不記得小綠。小綠白天是高中生,晚上是視訊女郎,她總覺得竹子混在其中一個匿名顧客之中,這名顧客卻原來是個網路警察。

  如果周美玲導演想表達的是一種關於記憶的意像,對我來說,這部片已經帶出了這個感覺。

  記憶是一種主觀確定卻客觀不肯定的東西,它總是太過清晰,卻又同時太過模糊。記憶在過去卻又在現在,共存在兩者矛盾的空間裡。《刺青》的畫面就像記憶一樣,過去與此刻不斷交錯,清晰卻又模糊,肯定卻又困惑。

  故事角色一共五人,故事整體充滿了一種模糊感。彷彿每個人都只活在另外一個不屬於現實的世界,卻又同時活在現實世界裡。就像記憶,共存兩種時空的非實體。

  結巴不擅言語的網路警察、靠刺青增加信心的阿東、選擇遺忘一切的阿青,加上竹子和小綠,五個角色都在囚禁自己。

  我們都害怕忘記,因為我們都怕失去,於是我們會想辦法去留住什麼,然而愈想抓住,卻愈抓不住。更多時候,我們因為害怕失去,我們因為害怕抓不住,於是轉身逃避。

  竹子用刺青把自己困在責任與歉疚之中,以曼珠沙華嘗試填補親情,卻幻化封印愛情的詛咒。小綠只想用刺青留住自己的過去,用過去交換未來。阿青選擇忘記一切,卻忘不了曼珠沙華。阿東刺上了鬼頭與雙刀,就以為把力量穿戴在身上。

  男人用刺青登記力量,女人用刺青登記愛情。

  Ritual是一種人性必須,我們都不知道為什麼我們需要這種儀式,卻會不由自主去為了什麼而完成一個屬於自己的儀式。這些儀式也代表了人不安的情緒,這些儀式也透露出了我們只是在用自信來捍衛自己的不自信。



  刺青本身不只是記號,它也是記憶。



  《刺青》說的是這五個人的記號與記憶。



  刺青就是用針沾墨,一點一點在皮肉上畫出痕跡,所以為刺青。



  刺青是一種痕跡,記憶是一種痕跡。



  她們,有未來嗎?

  困住自己或是釋放自己都需要勇氣,但是至少要走出囚禁,才有任何其他的可能。



  我懷疑自己是不是有那種勇氣。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evilts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